李长青博士在会议上发布EG-501二期临床试验数据
01 研究背景
02 研究方法
03 研究结论
埃格林医药联合创始人、首席医学官李长青博士表示:“EG-501的临床II期数据令人振奋,这是我们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运用AI临床技术赋能药物研发取得的重要成果。我们对EG-501改善广大红斑狼疮认知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满怀期待。同时,该药物调控制神经炎症的核心机制具备拓展潜力,未来有望迁移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(RA)、干燥综合征、帕金森病等疾病伴发认知障碍的治疗领域,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。”
EG-501项目将加速推进在美国的监管策略,包括申请孤儿药认定、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或突破性疗法认定,并计划与FDA召开II期临床结束会议,以启动关键性临床试验。
值得注意的是,EG-501研发中,针对认知障碍的SLE表型研究以及药物再定位研究均源自埃格林医药自主研发的AI平台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,通过AI预测的“干实验”与临床“湿实验”紧密结合,埃格林进一步深化了GRIN2A在神经和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理解。埃格林AI模型成功识别到传统模型难以捕捉的关联,充分证明了该AI平台在罕见中枢神经系统(CNS)病症药物再定位中的可行性。采用这种药物再定位方法,有望将药物发现成本从常规的20-30亿美元大幅降至约5000万美元,研发周期从10年缩短至2-3年,极大提升研发效率,降低研发风险,为医药创新开辟全新路径。
关于埃格林医药
埃格林医药是一家侧重于生物和临床端AI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创新药企,在中国深圳、烟台和美国马里兰均设有分支机构,其国际化团队汇聚了来自临床医学、国际监管法规、化学、计算科学等AI制药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。公司始终将解决“有迫切临床需求”的疾病放在首位,致力于开发全球首创新药(First-in-Disease)。目前,埃格林的自有管线中6条已获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,并有60多项专利申请,覆盖包括中、美、欧、日等全球主要医药市场。
公司采用“自研+服务”双业态模式,一方面,专注于眼科、血管、自免领域进行差异化“自有”药物的开发;而在其他治疗领域,依托特有的AI药物研发平台、医药法规及临床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经验,为客户与合作方“一站式”解决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过程中的难点,针对性地提供灵活高效的研发解决方案及最佳申报路径规划服务。
关于EvergreenAI平台
埃格林医药使用AI技术整合了多组学、临床与真实世界数据,自源头提升科学设计质量,构建了功能完备、协同高效、贯穿药物研发全周期的AI技术平台。该平台功能涵盖:药物作用机制(MOA)与适应症识别、路径分析与机制阐明、多组学与患者分层、临床试验方案编写、药物重定位,以及临床试验预测与优化等。平台通过创新性地构建“三大引擎”,即跨物种转化预测引擎、机制优先排序引擎和“靶点-人群-疾病”的映射引擎,有效解决了临床阶段长期存在的多个痛点,显著提高了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后的成功率,同时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周期。埃格林医药计划将自有AI平台的功能产品化,并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,赋能更多创新药企,共同推进这一高效创新模式,以实现商业化与投资回报的最大化。